年轻的时候,对一些潮汕“好话”不以为然,比如“平安大赚”,总以为是老人们的口头禅,说者顺口、听者顺心就是。直到现在,才深切体会到这四个字一字千金,哦不,一字千钧。
拆开来看,“平安”与“大赚”可以是两个词组,两层意思。儿孙们外出谋生,山高水远,音信渺茫,在家的老人思念、牵挂,当然希望他们健康、平安,这是首要的、也是必须的;然后大赚。这个“大赚”,其实真有那么一点顺口之说,顶多也就是“多赚一点”的意思,那种一夜暴发暴富的念头,老实巴交的农村老人,是断断不敢奢望的。
但时代终究发展了。平安、大赚两个词,终归要被捏在一起来理解了。假如用形态来看待这两个词,我想以前它们是平行的、各自独立的;现在不是了,大赚被作为基础牢牢地奠定下来,平安变成了前提。形态发生变化,说明一些直观的、现实的东西在改变人们甚至是老人们的观念,这有时是好事,有时则堪忧。
马克思说资本的原始积累充满血腥,马克思好像说了个开头,在某种社会形态下,何止是原始积累,整个资本的不断累积过程,都散发出或多或少的血腥味。从反腐揭开的官商勾结的黑幕里,我们已窥见一斑,而这一斑,也即冰山之一角,已足够令人触目惊心。农村的大伯大妈,不一定知道其中的曲径通幽及黑暗,但他们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:大赚这等鸿运,不是人人都能被砸中的,大赚,必有大风险。两只狗争一块骨头,有时还要撕咬个头破血流,何况,一块骨头有时不只惹来两只狗,还可能是三只、四只甚至更多!所以大赚是要搏命的。
当侥幸心、赌注心、冒险心围绕着大赚的时候,平安这个系数就大大降低甚至消失,前提被完全忽略或搁置,真正能够平安大赚的人,就变得寥若晨星、屈指可数。商界是战场,也是江湖,城头变幻大王旗,大赚而后身体垮的,进去的,逃亡的,被暗算的,例子一抓一大把,最后扬名立万、功成身退、善始善终的,又能有几个人?
难怪今年春节,遇一老板,我祝他平安大赚,他身边的老娘接口道:平安就好,钱赚多赚少没关系。这当然是一位有钱的主,话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,但这句话背后的风险、艰辛以及曾经的担惊受怕,又有几个人知道?又有几个人领略过个中滋味?
所以呀,很多潮汕“好话”还是回到原初状态为好,“平安”永远放在第一位,至于“大赚”嘛,靠本领,靠合法,尽量多赚一点就是。
(编辑:林丽静)
|